<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首页 > 防疫“家”行动
        疫情防控“家”行动|帮助孩子做好时间管理
        2022-12-02 13:11:09
        北京女性

        当前,全市疫情防控处于关键时期,为助力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好居家期间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北京市bt365体育开户_365bet足球投注网站_365账号禁止投注推出“疫情防控家行动”系列内容,引导家长和孩子在和谐有爱的家庭环境中高质量陪伴,送上一份特殊的温暖,共同静候云开“疫”散。

        第八期

        帮助孩子做好时间管理

        居家学习的日子里

        如何帮助孩子做好时间规划

        提高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

        本期特别邀请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儿所副所长、研究员、教育学博士、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洪明为家长分享有效提升孩子时间观念的方法,让孩子成为时间的主人。

        01 - 任务清单:和孩子协商完成

        父母可以先让孩子列出所有想干的事情,再列上必须要完成的和父母希望孩子完成的任务,列好后分别放到不同的类别之下,形成任务清单。

        居家期间孩子能做的事情大概分为三类:

        学习类:包括与学科知识相关的作业、任务等;

        爱好休闲类:比如体育、音乐、游戏等;

        生活实践类:比如家务劳动等。

        任务时间和任务量都要明确

        任务必须要和时间联系在一起,任务量也必须明确,即写清楚单位时间内要干多少事。比如父母希望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可以明确让孩子每周做2顿饭,每天洗1次碗。

        确定不同任务的轻重缓急

        列好任务之后落实任务之前,父母还要引导孩子按照轻重缓急对任务进行分类。

        具体从重要性和紧急性2个维度进行分类:重要又紧急的事情,要放在优先的位置,重要但不太紧急的放在第二位,既不太重要又不太紧急的放在第三位。

        对孩子来说学校作业应该是在第一位的,其他的活动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家庭的整体安排,和孩子一起协商完成。

        02 - 制定计划:培养了不起的本领

        列好任务之后,接下来就要根据任务,引导孩子制订计划。定计划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本领,是督促孩子实现自我管理的有力工具,能受益终身。

        计划又分为三大类:总体计划、专项计划和每日计划。

        总体计划:结合任务清单,父母要和孩子统筹完成居家学习期间的总体计划,包括要做哪些事情,完成到什么样的程度,用什么方法达到目标,什么样的时间段完成等。

        专项计划:在所有任务当中,有几件事情特别重要,需要单独拿出来做一个专项计划,比如阅读计划、数学补差计划、做饭技能提升计划等。这个专项计划只针对特别重要或者孩子特别感兴趣的任务,不用每项任务都设置专项计划。

        每日计划:居家学习,我们需要协助孩子做好每天的计划,包括作息时间表,一天内具体的时间安排等,可以把任务清单的内容合理安排在每一天之中。

        每日计划可以做成表格的形式,贴在孩子的书桌前,每完成一项就画一个钩。这个钩既是对孩子完成任务的评价,也是对孩子的激励,好像在说:“你真棒,又完成了一项任务,继续加油。”

        03 - 落实:有具体的方法

        辛辛苦苦做好计划,就要坚决落实计划,而且计划刚开始的一段时间是关键时期。为了保证计划的落实,可以参考以下几个原则:

        1. 做好计划后孩子要承诺完成,孩子和父母都要签字,并标注日期。

        2. 计划要公示并张贴出来,时时刻刻地提醒孩子。

        3. 父母和孩子要各自保留一份计划表,尤其是父母要清楚孩子计划的内容,便于后期督促孩子的完成情况。

        4. 计划可以根据每天的实际情况进行临时调整,但孩子需要及时告知父母,同步信息。

        父母也可以写育儿日记,观察和记录孩子的变化,反思自己的教育,这也是一种了解孩子,加强亲子关系的方式。

        04 - 监督:目的是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检查

        不仅要完成计划,而且要帮助孩子把每项计划都能做好,所以父母还要做的一项工作就是监督检查。

        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先自查再由父母检查。检查时从多检查到少检查,从每天都检查到隔一天检查,从普查到抽查再到免查,逐步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评估

        检查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检查完之后不能简单地说作业完成了或者没有完成,而是应该评价一下孩子完成的怎样,完成时的态度是怎样的,比如孩子做完了今天的作业,可以这样说:“宝贝,你今天的作业不仅完成了,卷面还非常干净。本来是1个小时完成,你还提前了10分钟,你真棒。”

        归因

        父母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归因,核心在于引导孩子产生自我效能感,认为他可以管住自己。

        比如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可以这样说:“你今天做得非常好,作业非常高效地完成了,这都是因为你的自觉性也提高了。”

        即使孩子表现不好,父母也不要发脾气,可以这样说:“我知道你今天玩了2个小时游戏,我非常理解你,因为玩游戏很容易上瘾,但是戒除是很难的,不过我相信你是有自控力的,咱们看明天能不能少玩半个小时,最后慢慢达到我们共同约定的时间,每次不超过40分钟?”

        引发孩子的内在体验

        另外,还可以请孩子谈谈自己的感受,尤其是没有按照计划完成任务的时候,目的在于引起孩子内在的自我体验,从而督促他能主动战胜自己,约束自己。

        比如今天孩子玩了2个小时的游戏,可以问问他有什么样的感受,孩子可能会说很开心,但作业没完成,也有点内疚。这样的内在感受很可能督促孩子第二天主动地减少玩游戏时间。当然我们也要排除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任务制定得太难了,所以计划表一定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协商的。

        来源:养育科学研究院

        bjwomencode

        我来说两句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