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一百公里公交线上的坚守——记者随访北京房山最长公交线
        2023-02-06 14:28:04
        中国妇女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亚菲

        大年初七,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清晨的北京市房山区龙之乡公交场站门口略显冷清,但几幅风中抖动的窗花依然透出喜庆的年味儿。

        北京公交集团客六分公司第十三车队就在龙之乡公交场站内,房山山区线路基本集中在第十三车队,包括F12、F13、F14、F15和F19路。F19线路是房山最长的山区线,全程104.5公里,共设置116个车站。其中平原路段是从龙之乡公交场站至下寺路口,共39公里,山区路段则是从下寺路口至鱼斗泉站,共65.5公里。

        当听说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准备跟随F19路进山跑完整个车程时,6376722车的乘务员李红超硬塞给记者两瓶矿泉水。“从首发站到山上的总站鱼斗泉要3个小时,下山开回车队也要3个小时。”李红超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道出了她每天的工作行程。

        44岁的李红超个子很高,一头短发活力十足。从2014年算起,她已经在公交战线上工作了9个年头,她细心周到的服务成为公交线上的亮丽风景,也温暖了沿途居民的出行路。

        乘务员李红超(左一)正在搀扶乘客。 高亚菲/摄

        早上8:30,F19路准点发车。

        车子驶进首发站台,停稳后车门缓缓打开,李红超热情地和乘客打着招呼。每到一站,李红超洪亮而清晰的声音就会响起:“F19路开往鱼斗泉,请您刷卡上车,本车不走长沟,不走张坊。”遇到要下车的阿姨,她忙主动过去搀扶。不一会儿,她又和刚上车的乘客打起了招呼:“又出门啦?”乘客回答说:“是啊,你们街边有活动?” “对,今天是车队的服务日!”李红超笑着答话,眼睛弯成一个月牙儿。

        为何跟乘客如此熟络?李红超讲出了答案:F19路的客流比较少,途经的村庄又分散,每天只有3趟车。

        其中2趟是驻山的区间车,只有李红超跑的这趟是开进京西最西村鱼斗泉村还要返回房山的。天长日久,作为这条线路唯一的乘务员,也是唯一的女性员工,李红超的面孔早已被许多乘客熟知。

        车行至牛口峪路口时,光线已经从清晨的微弱变得强烈,斑驳的色彩随着车辆的行进不断晃动。此时空位已所剩无几,每到一站李红超都会提醒乘客到站和准备下车。因为戴着口罩还要不停说话,她的刘海上凝结出细密的水珠。

        记者注意到,李红超几乎很少坐在座位上,她总是站着看路况或者环视车厢内的乘客,看到谁有需求及时帮助。有的乘客上车就询问司机,李红超怕妨碍开车,就赶快走过去说“您问我吧”。

        由于技能突出,服务周到有亮点,李红超曾在2018年获得“公交大工匠”称号;2019年获得首都劳动奖章;2020年获得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数不清的荣誉背后,必定有超出常人的付出。

        行至新街站,有人上车跟李红超嘀咕了几句,交给她一个白色的布包后就转身下了车。李红超告诉记者,经常乘坐F19路的多是山区的村民们,又以老年人居多。因为有些老人腿脚不好,进城多有不便,总站又是开进鱼斗泉村里的,这辆车的乘务员也比较固定,很多村民放心她,就把这趟车当成了“中转站”。村民们会经常在不同的站点交给她一些药品、证件或是蔬菜,捎到总站鱼斗泉村,交给在那里等候的亲人。每天一趟的公交车,不光方便了村民们的出行,更成了连接情感的纽带。

        “能帮助到村民的出行和生活,我觉得每天的工作都更有意义了,就是为人民服务嘛。”李红超说。

        9:57,F19路到达一渡站。

        从一渡开始,车就开始渐渐进入山道,七拐八拐的盘山道变多了,路也变得更窄了。拐弯的时候经常一边是山壁,一边是悬崖。层峦叠嶂的山峰扑面而来,但车子在有着十几年经验的老司机张玉民手中,始终稳稳前行。

        李红超告诉记者,因为山路转弯多,乘车时间又长,有的乘客坐到这里会耳鸣和晕车,因为各人体质不同,不提倡随便给乘客服药,她便常备着晕车贴和塑料袋,帮助乘客缓解身体不适。

        李红超说着咳嗽几声,却不喝水,她手扶着栏杆,身体站得笔直,目视前方不断变化的路面:“一上山就是3小时,我养成了尽量不喝水的习惯,每天一回到家就狂喝水。”阳光照在她的头发和身上,勾勒出好看的金色轮廓。

        “别着急,停好了再上车!”又进站了,李红超把头探出窗外,喊了一嗓子。

        一名戴红帽子的大爷坐在车上听戏,大爷插着耳机,可声音却依然公放了出来。李红超没有马上制止,等了几站之后,她走到大爷身边,低声亲切地询问:“大爷,您这耳机是不是没插好呀?我帮您看看吧。”说着就帮大爷把耳机插松的地方按实,公放的声音马上停止了。“我也没看仔细,谢谢啊闺女!”大爷有点儿不好意思,忙不迭地道谢。

        在工作中,李红超一直提醒自己,对待乘客一定要耐心,遇到问题不能第一时间指责乘客,而是要懂得换位思考,观察乘客有没有遇到困难。“其实就是老人对手机设备使用不熟悉,我们及时发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当上午的车程结束时,已经11:40,忙碌了一上午的李红超和司机终于来到鱼斗泉村里的食堂,吃上一顿热乎乎的农家饭。

        鱼斗泉村书记张文春表示,山路这么长,自己带饭菜冬天容易凉,夏天容易坏,村委会为了感谢公交集团为村民提供方便,从2014年6月开始免费为驾驶员和乘务员解决午饭、晚饭并提供宿舍。张文春介绍,鱼斗泉村的村民大概有400人,现在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守的老人和残疾人大概有100多人,F19路公交车及时解决了村里老人的出行困难,方便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13:50,下午的发车时间到了,李红超依然干劲儿满满,她说,自己就是闲不住的性格。2022年5月,房山区疫情期间,李红超利用个人休息时间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中,帮助自己所在社区进行消杀、核酸检测等工作。“5月份已经很热了,当时穿着防护服一天下来捂出一身的痱子。”对此,李红超没有半点后悔,她觉得自己的社区、自己的家人,就该由自己守护,为防疫贡献力量。

        车子一路行进,乘客渐渐稀少。当再次返回到车队时,已经是17:00。被问到觉不觉得辛苦和枯燥时,李红超摇摇头,笑着说:“我觉得每天路上的景色都不一样,四五月份会开杏花,漫山遍野的。我在这条路上经历了春夏秋冬,看着每天的变化,真是觉得山区的景色特别美。”李红超顿了顿,接着说:“作为一名党员,我觉得每天都能为山区的村民出行方便做点儿实事,心里也特别美。”

        作为这条线路仅有的乘务员,李红超说自己也做好了接受岗位调动的准备,目前,她已经顺利通过了驾驶员考核。“希望自己做驾驶员的时候,也能把当乘务员积累的经验带到新岗位中,换一个身份继续为大家服务。”微风中,李红超的笑脸依旧,仿佛晚霞那般动人。

        bjwomencode

        我来说两句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