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在黑龙江哈尔滨一地铁站,一女子发现一名6岁男童在女卫生间中,表示这里是女厕所,男孩子不能进来。随后,男童的家长认为该女子此举对孩子造成伤害,将其堵住要求道歉,双方因此在卫生间内发生激烈争执。
这样的新闻不是第一次出现。2022年10月,山东烟台,一位母亲将上幼儿园的儿子带入公共女浴室,遭到其他顾客投诉;同年7月,湖北武汉,有市民通过城市留言板反映在游泳馆女更衣室看到六七岁的男童,希望馆内加强管理。
可以说,近年来每隔一段时间,类似的事情就会引起线下线上的争论。
新华社资料图
从网友对此次哈尔滨地铁站女卫生间事件的态度来看,大多数人选择站在了发声女子一边。在网友看来,6岁的男童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性别意识,且孩子已经具有了独立上厕所的行为能力,作为母亲的监护人只需在门外等待即可。
孩童进异性卫生间、更衣室等场所之所以引发争议,最根本的是这关乎性别意识和个人隐私问题。按照自然规律,大部分儿童到了3岁后,就会开始意识到“男女有别”,对与自己因性别不同而在身体结构上有差异的异性产生好奇心。
此时如果孩子进入异性私密场所,的确可能让部分在场的异性感到被冒犯或不舒服。在网友看来,这并非“矫情”或“小题大做”,反而倒可以看作是当代人个人隐私保护意识增强的表现。
其实被冒犯的又何止是大人?近年来,加强儿童性教育已逐步成为大众的共识。而这种教育不仅是要让孩子从小学会保护自己,也包括让孩子树立健康的两性观念。在大部分类似事件中,孩子都是在监护人的带领下被动进入异性卫生间或更衣室。对于已经有性别和自我意识的儿童来说,这样的经历多发生几次,一来可能不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性别意识,二来这本身也是对孩子的一种不尊重。
要知道,“他还小,什么都不懂”很多时候只是家长的一厢情愿。
在哈尔滨地铁站卫生间内这起冲突的讨论中,同样有网友表达了疑惑和担心。有人说“6岁不能进,那几岁可以进?”也有人担忧以后所有带小孩子进异性卫生间的行为都会被反对,“有的时候是真没办法”。
的确,当孩子尚不能独立去卫生间、同性监护人又不在场时,如何让孩子在公共场所使用卫生间,是很多家长可能碰到的尴尬事。从某种角度看,这也是反映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窗口。
首先,这是对父母素养的检验。要知道,除非襁褓中的婴儿,带小孩子进入异性私密场合,实质上对他人是一种打扰。试想,如果家长能够自觉带孩子使用第三卫生间,或者在条件不满足时提前向场所内成员表达歉意,相信绝大多数人都能够理解。
从网友分享的经历来看,有的妈妈在游泳馆带三四岁的男童进女更衣室时全程给孩子戴上眼罩,并详细解释这样做的原因;有的父亲会在女卫生间外拜托一位姐姐或阿姨帮助自己3岁的女儿上厕所。这些点子说不上多绝妙,却难能可贵,因为它们反映的是家长的用心和对旁人的尊重。
其次,这也是对社会发展细节的检验。目前,很少有地区和场所针对儿童进入异性卫生间、更衣室等区域做出年龄限制;至于被视为解决问题的终极方案的第三卫生间,分布尚不广泛,有的甚至沦为摆设。
其实,相同的问题在其他国家也存在,一些解决方案也值得我们借鉴。比如在日本,有的公共卫生间进门处,会有几个小型隔间供带孩子的家长使用,再往里走才是普通的卫生间。在一些国家,则会对监护人陪同儿童如厕制定指南,以此约束行为、减少摩擦。
关于“异性卫生间孩子能不能进、几岁前能进”的问题,争论一直不少。在得出一个大家普遍能接受的方案之前,至少,我们现在可以倡导更多的父母要懂得尊重孩子、尊重他人,日常生活中注意给孩子提供健康的性别意识教育;相关公共场所的管理者也应拿出更多人性化的举措,让类似“尴尬之事”越来越少。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