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吾家吾国丨等候与盼望,与翻译家杨苡生前最后一次对谈
        2023-01-28 15:50:26
        央视新闻客户端

        1月27日夜,杨苡先生与世长辞,享年103岁。

        生于1919年,杨苡先生是五四运动的同龄人,在时代潮头极目远眺,寻找出路,她从一名读者,成长为一名作者,最终心安于为中国介绍世界,以一名译者的身份辞世。我们在《呼啸山庄》中找到她的寄托、她的影子,好奇的青年成长为勇敢的青年,时代洪流涛涛,杨苡先生余音也袅袅。

        2022年8月,《吾家吾国》节目组拜访杨苡先生,拍摄的这一天,节目主持人王宁带去了一条手帕,这是老先生钟爱的生活用品,上面绣着她在《基督山恩仇记》中最爱的句子——“等候与盼望”。

        回望杨苡先生的一生,巴金先生的《家》走进她的心门,帮她觉醒为一名新青年。被侵略日寇审查的爱国诗作迫使她走出闺门,走向西南联大这个更广阔的世界。在家庭与事业的平衡中,决心抽出时间,以《呼啸山庄》为开端走向了翻译人生。面对新与旧,纠葛现实与理想,杨苡先生一面在“等候与盼望”中坚定信心,一面靠“勇气与努力”在紧要关头下定决心做出改变。

        多年来,女儿赵蘅始终用画笔记录着母亲的容颜,节目组特地邀请她在拍摄现场速写,画面色调明快,她画笔下的母亲总是笑靥如花。

        采访结束时,杨苡先生把一条钟爱的猫头鹰项链挂在主持人王宁的脖子上,在她心目中,猫头鹰象征着智慧,智慧带给她的快乐超过其他事物,她也希望把这种快乐分享给旁人。

        用心生活,学而不厌,年龄不曾给杨苡先生的内心以束缚。杨苡先生曾自豪地说,杨家人都不容易被什么疾病吓得魂不附体,在任何突然来临的事故甚至劫难出现时,都能做到“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尽管杨苡先生从不避讳死亡的话题,但是在《吾家吾国》的记事本上,她写下了彼时彼刻最想说的话:活着就是胜利。节目组用几乎一年的时间来联系、等待这次采访,能记录下杨苡先生生命最后的时光,记录下一位经历了漫长人生的老人,对生命的热爱和眷恋,何其幸运。

        杨苡先生,一路走好!

        bjwomencode

        我来说两句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