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北京妇女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百姓宣讲团成立13年 讲述数万个百姓故事 百姓成了宣传教育的主角

        时间:2022-10-12 8:53:09   来源:北京日报   点击:
        分享:
          经历京郊转型发展,依靠辛勤劳动成功致富的残疾农户;辗转奔波多地,为退休老人找齐遗失档案材料的人力社保工作者;紧紧牵住被困群众的手,将其安全救出火场的消防员……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强国复兴有我”系列百姓宣讲活动正在全市展开。本市百姓宣讲工作开展13年来,数万名平凡人走上百姓宣讲平台,成为宣传教育的主角,分享各行各业发生的动人故事。
          百姓话讲述百姓事
          “大家一定还记得,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那群可爱的‘小鸽子’。”中关村第三小学舞蹈老师张霄是“强国复兴有我”百姓宣讲团的宣讲员之一,她向听众分享了学校金帆舞蹈团7名替补“小鸽子”的故事。他们明知很难有上场机会,却仍认真投入训练,这里面就包括张霄的女儿。不过,故事的结局很圆满,7名替补“小鸽子”都在开幕式上“转正”了。“冬奥经历让孩子们获得了一次在巅峰舞台上精彩绽放的宝贵机会,更是收获了一份珍贵的人生礼物。”伴随张霄的讲述,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带领农户玩转手机“新农具”的返乡大学生、志愿办起老兵公益讲堂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守好家乡一片绿色的林场护林员……虽然宣讲员讲述的多是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小事,却常能让听众感动落泪。
          2021年,北京冬奥宣讲团前往青海省宣讲时,我国首位自由式滑雪世界冠军郭丹丹讲述了她和女儿两代人的冬奥精神传承。一位听众被深深打动,会后专门找到宣讲团,为她们送上了一条手串。“他希望这个礼物能让小姑娘的训练顺利平安,为祖国拿到梦想中的金牌。”回忆起这个瞬间,百姓宣讲团项目负责人徐艳丽仍十分动情。
          “百姓宣讲的题材都来自现实生活,真,是受众信任、接纳的前提。”百姓宣讲团项目负责人虞浙余说,百姓宣讲团成立的初衷,就是用“百姓话”讲“百姓事”,“越真实,越朴实,就越出彩。”
          小故事反映大时代
          时针拨回2009年,一个舞台为最普通的市民搭建起来。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54名百姓成为百姓宣讲团首批宣讲员,短短一个多月,宣讲场次就超过了200场。
          怀柔区雁栖镇居民单淑芝就是首批宣讲员之一。1993年的一天晚上,几位游客敲开了她的家门:“大姐,能住宿吗?”家里虽不宽裕,她还是将来客迎进了门,还做了贴饼子、棒渣粥。没想到,游客临走前硬是塞给她20元钱,“从那天起,我就想着搞民俗接待这个营生。”后来,她开起了第一家京郊民俗“00001号”,日子越过越红火。
          一则小故事,浓缩了京郊农户找准路子、勤劳致富的时代缩影。
          但找到合适的宣讲员并不容易。起初,费力找到一个好故事,主人公却连连摆手向后缩。不过随着百姓宣讲队伍被熟知,主动请缨加入的人越来越多。
          目前,本市百姓宣讲队伍已经超过4000支,拥有5.3万余名来自各行各业的注册宣讲员。宣讲活动也从“百姓爱心故事”“最美北京人”等思想道德主题,拓展到了“疏解整治促提升”“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等重大活动、社会民生等首都发展的各个领域。
          大兴“瓜王”宋绍堂成为“改革开放40年”宣讲员时已经56岁,“我既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能参加宣讲特别荣幸。”但他没有任何宣讲经验,读稿子都磕磕绊绊,更别提脱稿宣讲了。
          “你能当上‘瓜王’,也能当‘宣讲王’。”百姓宣讲团项目负责人邹兴明为他打气。宋绍堂也下了一番苦功夫,“几十场宣讲活动做完,我的收获特别大。”现在,宋绍堂的故事已经延伸到了讲台之外,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到瓜田地头,听他讲述奋斗的历程和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
          小细节映出真感情
          动人的故事,都藏在日常的点滴中。但要在短短几分钟内让听众产生共鸣,讲稿的打磨颇费心力。“我们要帮助宣讲员,从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中抽丝剥茧。”徐艳丽说。
          打开宣讲员的话匣子并不容易。姜金玉曾是首钢的桥式起重机操作员,工作地点离地面近20米,交流全靠信号旗。这份“沉默寡言”在首钢停产后被打破,她转型成了一名讲解员。但谈起这个过程,姜金玉却卡了壳,不知从何说起。
          “最好的语言表达就是真情流露。”徐艳丽与姜金玉聊了一整天,从刚接触新岗位的茫然,到第一次讲解就被小朋友难倒的窘迫,再到刻苦钻研完成全英文讲解,最终形成的短短千余字的稿件满是细节。
          每份讲稿都要反复修改,13年来,虞浙余已为宣讲员修改过千余篇稿件。在她看来,“百姓宣讲,就要用宣讲人最习惯的语言,像朋友间的聊天交流,润物细无声。”
          通过宣讲,市级非遗平谷调大鼓的第五代传人李克文还收到了徒弟。此前,这项艺术连平谷当地居民都不甚了解,却通过宣讲活动被更多人认识。“我的四位徒弟中,两位都是听了宣讲后主动找到我的。这个平台特别好,能让珍贵的非遗文化被更多人听到。”
          现在,讲台也从线下搬上了“云端”,走上了航班、高铁、地铁、公交的屏幕,仅2021年线上受众就超过1.68亿人次。市委讲师团百姓宣讲处处长刘梅说:“我们的百姓宣讲打造了宣讲工作的‘北京模式’,在全国起到了示范引领效果,这些‘来自平凡、创造不凡’的宣讲员代表,是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实践的重要力量。”
        编辑:ruby

        相关新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