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妇儿规划 > 工作交流
北京市三位幼教专家谈儿童权益保护
时间:2020-06-12 来源:市妇儿工委办 点击: 虐童事件的有效预防和理性处理
张雪梅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研究员
近期,媒体连续报道多起个别幼儿园虐童事件,引起社会广泛热议,除了事件本身,更应当引发我们关注的是如何更有效保护儿童合法权益?
儿童保护是一个世界性课题,儿童侵权、校园中的暴力体罚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如何建立有效的法律机制保障儿童的安全得到了各国的广泛关注。我国在儿童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各级政府也在积极推进儿童保护工作,加大了立法政策制定的力度,但是,也要看到,针对儿童的暴力问题的预防是实践中的一个难点问题。特别是在我们的观念中,尤其是家庭教育观念中,“打是亲骂是爱”“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等教育方法还未根本消除,这使得侵害儿童权益的事件,虐童问题时有发生。
如何切实保护儿童权益,防止虐童事件的发生,除了根据事件的事实情况,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加大对侵害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之外,还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以预防为主,做好预防工作。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积极落实《依法治教实施纲要》,以多种形式加大对学校、幼儿园教职人员全员法治培训的力度,提升教师依法教育及管理的能力。
第二,学校幼儿园设立儿童权益保护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儿童保护和安全工作,和家长加强有效沟通。
第三,研究制定教育工作者保护儿童的能力素养与行为准则,引导教职员工行为规范,提升服务标准。
第四,建立儿童保护事件的跨部门多专业介入工作机制,组织公检法、教育、卫生、医疗、团委等相关部门和社工、法律援助律师、心理咨询人员等专业人员组成个案协调小组,为儿童和家长提供多方面服务,同时引导家长理性表达、依法维权。
第五,建立校园纠纷第三方专业调处机制,及时妥善、客观公正在家长和学校幼儿园之间进行沟通调处,化解矛盾。
加强家园共育,促进孩子健康发展
冯惠燕 特级教师 原北京市第一幼儿园园长
近期,我从媒体上看到了一些关于“虐童”事件的报道。作为一名在幼教行业耕耘了近四十年的幼教工作者,我非常震惊并深感痛心。
震惊、痛心之余,我也在思考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种事情的发生。原因可能有很多,一个根本性原因可能在于各种事件相互交织作用,最后造成了家园关系冲突。
这次爆出来的朝阳红黄蓝新天地幼儿园事件是发生在小二班3-4岁年龄段的孩子身上。从儿童发展阶段与发展特点来说,3-4岁的小班孩子处于皮亚杰所说的前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是表面的、原始的和混乱的,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活泼好动、理解能力有限、自控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配合老师完成各种要求是很正常的。有经验的老师会把这种现象视为发展孩子的契机,并通过游戏的方式、鼓励的方式去慢慢培养孩子好的行为和习惯。当发现孩子存在一些小问题时,也会主动与家长沟通,给家长提供家教建议;而关心孩子发展的家长也会经常把孩子在家里的情况与老师沟通,这样老师和家长双方通过家园共育的途经一起促进孩子的发展。
3-4岁小班孩子还有一个发展特点就是容易将想象当作事实。比如,班上有的孩子说我爸爸带我坐飞机去玩儿了,这可能是孩子的主观期盼和想象,而并不是孩子真的坐了飞机去玩儿了。小班孩子爱模仿,其他孩子听见了也会争着说:我爸爸也带我坐飞机去玩儿了。这些都是小班孩子的年龄特征,是很正常的,老师和家长要能够正确理解和处理,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
学前儿童培养需要家园双方共同努力,家园之间开展有效沟通是极其必要的。园方一定要认识到家长是幼儿园的合作者与支持者,幼儿的培养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幼儿园可以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园长信箱、微信群、热线电话等方式及时了解家长的意见建议,可以通过实施园所开放日、家长担任义工或志愿者、在幼儿园开展亲子活动的方式增进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了解和支持。
让幼儿教师对孩子的爱看的见,学的会,做的好
赵兰香 北京市怀柔区汤河口镇中心园 园长 特级教师
身为一名具有三十三年的幼教经验的老教师,最近心情五味杂陈。网上爆出的教师对幼儿的不宜行为,确实令人心痛。如果确实违背教师职业道德就该严格处理,绝不姑息。每个有良知的幼儿教师都会引以为戒。我们的队伍决不允许危害儿童生命健康行为存在。
应该说和众多的幼教同仁不懈的努力与付出是以热爱幼儿为己任的,广大幼教工作者努力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如何理解儿童,如何支持儿童的自主成长,让孩子的童年幸福而有意义,为其幸福人生奠基而努力的。
我们的耕耘有辛苦的付出,也有幸福收获。在山区幼儿园工作的时间,我深深感受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和百姓对优质学前教育的期待。家长的期盼和孩子的渴望,让每名教师都感到自身的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懈怠,老师们披星戴月山上山下的奔波,很辛苦,但是老师们的辛苦换来的是孩子进步与家长的认可,心理涌动的依然是幸福。刚刚政府为山区乡村教师提供的生活补助也已经发放,更是增添了教师的爱岗敬业之信心。我们没有理由不爱自己的工作,没有理由不更好的爱班上的孩子们。
要爱孩子,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儿童的权利高于一切,这些几乎是老师耳熟能详的话语,时常挂在嘴边。从职业要求上讲,老师以爱为天职。从人性上讲,人之初性本善,面对活泼可爱的孩子,面对晶莹剔透的心灵,谁人都会生怜爱之心的。因此,我坚信每个老师都有善心存在,这是人性本身具备的善良的光芒。
爱心有之,方法未必适合。八零后的家长,九零后的教师,一零后的孩子,被爱是他们的特权,如何理智科学地爱孩子,无论是教师和家长都还需要不断学习。面对性格各异的幼儿,当淘气的孩子出现,当好动的儿童不按老师的要求做时,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老师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做。例如:儿童有意注意时间短,内容如果不吸引人,固然上课会不集中注意;幼儿思维伴随动作发展,孩子各种操作行为是必然的心理发展需要。凡是不适宜行为的发生是对适宜行为的无知,学前专业理论与技能方法的缺失。老师如果理解儿童的年龄特点,儿童本身就该是儿童的样子,教师何来怒气呢?不知道爱孩子体现在怎样的细节方法中是当前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
作为幼教管理者,我们应在技术防控的同时,做好教师的职业培训,细节管理,方法帮教工作。
让教师的爱看的见。给教师树立正确的榜样示范,讲师德模范的事迹,榜样引领,让年轻教师看到爱孩子的样子。
让爱孩子的方法学的会。对每个日常教育环节要细心讲解,如何组织,怎样用孩子听的懂的话和孩子沟通。努力让自己的方法贴近儿童的需要。日常交流和同伴互助等各种方法教教师爱孩子的方法。
爱是需要练习的本领,我们有爱心存在,还需有行动跟进,爱要做出来。有活动保证,有管理支持和评价保障,促使正确的行为成为日常的基本规范。积极沟通家长,让家长知道管理者在要求,教师在努力。我们一直坚持做家访,教师走进幼儿家庭,会对孩子多一份了解,了解孩子的生长环境和家教水平。有利平日教育工作。让家长参与评价监督教师, 首先是让家长明白我们对老师的期待,其次是更让家长宽容年轻教师的成长与进步,允许教师有逐步成长的过程,在对教师工作进行评价时让家长参与。在家长和老师之间形成一座信任的桥梁,理解的纽带,那么一切问题都会从成为基于信任基础上的问题。相信每个家长都是善解人意的,他们暨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能得到教师的关爱与培育,他们也能理解年轻教师也是孩子,也有犯错的时候,给教师足够的包容的期待,教师成长才会心无挂碍,在充满爱与理解环境下成长的教师才会将这份爱传递给孩子们。建立家长和教师的共情关系,才能真正实现家园同步教育。如果期待教师更加理智的科学热爱幼儿,就请我们全社会一起理解关爱我们的教师,请家长监督,请管理者帮扶,为教师递上职业生涯的一根支架,支持教师努力攀登学前教育这座充满挑战,充满压力,充满机遇,充满幸福的山峰,我们为其减压、助力、加油、喝彩。
编辑:ruby